第180章 竹升面当然少不了汤头 云吞,食客们_美食:这个老板怎么啥都会?
笔趣阁 > 美食:这个老板怎么啥都会? > 第180章 竹升面当然少不了汤头 云吞,食客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0章 竹升面当然少不了汤头 云吞,食客们

  老板拿来了小长凳,

  店员马金戈也开始了在厨房中,上上下下,左右左右,“嘿咻嘿咻”。

  面团需要压制,

  至少要花上几个小时。

  竹升面可能得到晚饭时间,才能出餐。

  而在店员忙碌的时候,李瑞也没闲着。

  牛肉板面是小店面食中的主打招牌,虽然牛肉辣椒卤已经提前备好,但面条还需要和面、揉面,提前揪成面片。

  炸酱面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  所以即使有粉丝对李老板美食的各种需求,一天之内,还是不能一一满足。

  不过今天既然做了竹升面,李瑞倒是考虑在里面加些馄饨/云吞,

  做一碗云吞面出来。

  云吞面,自然不能用普通的馄饨了。

  面皮用了和竹升面一样的材质,因为面团更坚韧,云吞皮也能更薄、更透明。

  馅料也不是馄饨摊上常做的鲜肉馄饨,

  而是用了1:1的肉和虾仁。

  做美食就是这样,不能放过每一处细节。

  至少对于李瑞来说,

  一旦开始制作,就很容易刹不住车。

  云吞面既然有了面和云吞,自然不能随便用高汤凑合。

  店里的大骨汤的确不错,

  但对于云吞面来讲,还不够味。

  所以店员刚刚进店的时候,那一锅鲜美的汤头,便是为竹升面、云吞面准备的。

  这一锅汤头,必不可少的材料便是大地鱼干(比目鱼的一种)

  大地长相一般,从晒成干的样子就看得出来。

  而且肉质粗糙,直接食用,味道也一般。

  但是用来佐味,效果拔群。

  华夏大地老百姓几千年来的生活智慧,不会放过任何一种可以利用的食物。

  这锅汤头除了大地鱼干之外,还有猪骨、干虾仁,以及入锅之后看不太清的干虾仔。

  熬制方法与高汤大体相似。

  食材清洗焯水、大地鱼干提前火烤、时不时撇去浮沫还有最重要的——

  小火,慢熬。

  小马是十点钟左右到店的,她还要继续竹升面的压制。

  等到十一点前,小店准备正式营业的时候。

  马金戈从竹竿上蹦了下来。

  她问道:

  “老板,我今天还端盘子吗?”

  “我觉得你需要吃点东西。”李瑞说道。

  在李瑞的小店,对于员工有一个重要的规矩,那就是吃饱了再干活。

  但小马表示,饱餐之后不适宜剧烈运动,而且她也不喜欢把事情做到一半。

  李瑞只能由她专心工作,

  让食客将面端走,自己把碗收回。

  小马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,表示自己很能干。

  李瑞则是过去检查了一下她的工作进度。

  面团压薄之后,重新迭放在一起继续压制,还需要一些功夫。

  很快,顾客们也开始陆续进店。

  小店的厨房没有藏在拐弯抹角的地方,顾客们一进店,便能将厨房内的情况看个大概。

  人们当然也注意到了店内长长的竹竿,

  以及竹竿上面,弹起又落下的店员。

  “老板,这是做什么呢?”有顾客问道。

  “今天有竹升面,但是还需要点时间。”

  这位顾客是来吃牛肉板面的,虽然对小姑娘的操作感到好奇,但也没有改变主意。

  “我还是小份板面,加蛋加肠,再来一瓶饮料。”

  “好的,稍等,今天得麻烦您自己把面条端走了。”

  “不麻烦。”

  对于自己某段时间遇到的美食,这位顾客的习惯是,

  一直吃,吃到腻为止。

  所以他已经连续三天,来到小店吃板面了。

  咸香微辣的口味,热乎乎的面条。

  在这个季节,吃起来会觉得暖,又不会冒汗,一切都刚刚好。

  只不过有时候也需要一杯小饮料,适当缓解。

  但是也有顾客在看到手工制作的竹升面之后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  先前从方达广场一路追到江海大道的两个职场女性,秦丽丽、刘菲。

  她们工作地点就在方达广场附近,

  现在李老板在这里营业,当然少不了过来品尝。

  “丽丽,你看,没想到江海竟然也有手工做的竹升面。”刘菲十分惊喜。

  “哇,还真是。”

  “这样做出来的面条肯定好吃,必须尝尝。”

  轮到两人点单,

  “老板,我们要两份竹升面?”

  语气中带着询问,因为招牌上还没有添加菜品。

  李瑞:“不好意思,面条还没压出来呢。”

  “大概什么时候好?中午能吃到吗?”两人又问道。

  李瑞看了看厨房里忙碌的小马,面团压好后需要继续加工成面条,还得至少放入冰箱两个小时。

  “怎么也要下午四点钟了。”

  “这样啊,那我们下午再过来吧。”刘菲和秦丽丽商量着。

  秦丽丽:“我觉得可以,嗯好香。”

  她一边回答着朋友的提议,眼睛却不由自主地向周围看去。

  手工制作的竹升面是不能错过的。

  但在店里看着周围的食客们大快朵颐的样子,

  也让她们肚子很饿。

  “咱俩要一碗炸酱面吧,先垫一垫,下午再偷偷溜出来。”

  “听你的,不过得留点地方。”

  于是两人做出了最终决定:

  “老板,能不能帮我们把一份炸酱面分到两碗啊,还有,我们下午再过来尝尝竹升面可不可以呢?”

  “没问题的。”李瑞点了点头。

  随后又提醒她们:“也不用来的太早啊。”

  中午繁忙的时段结束,

  小马那边面团也压得差不多了。

  压成了仍有一定厚度的面饼,颜色淡黄、弹爽的竹升面初具雏形。

  中间曾翻转对折,让面饼起筋。

  现在需要把面饼放进压面机,切成面条。

  经历了几个小时劳作的小马,现在可不会问出“既然有机器压,为什么还要用竹竿?”的问题。

  她活动活动腿脚,

  “老板,面条你也应该手工切。”

  随后便不屑地坐到了餐桌上。

  李瑞微微一笑,机器切面和手工切面的区别,就没有竹竿的作用那么明显了。

  面条切完,放进冰箱冷藏过后,变得更加筋道。

  两小时后,李瑞将面条取出,

  他记得对员工的承诺,

  于是对马金戈说道:“我要煮面了,第一碗是你的。”

  小马伸出手指示意了一下,没有答话。

  李瑞:“ok”

  马金戈抬起头:“老板,我的意思是,三碗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p90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p90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