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1.第171章_四合院:百倍返还
笔趣阁 > 四合院:百倍返还 > 171.第171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71.第171章

  第171章

  刘海中仰着头,一副牛逼轰轰的样子说道:

  “你们这些人,觉悟还是要提升啊,这是上面领导的意思,咱们作为先进大院,怎么能扯后腿呢?”

  “不过,话说回来,我作为咱们院的二大爷,既然你们都有这种需求,那我肯定会尽量帮你们,你们都回家等着听好消息吧。”

  刘海中这个草包,还没见过李建东,就开始打起了保票。

  住户们听到他这么自信,也都松了一口气。

  别看他平时看起来像个草包一样,没想到真用到他的时候,反而敢出头。

  阎埠贵在旁边拉了刘海中的胳膊,在他旁小声提醒,“老刘,咱们还是先走吧,等会儿时间就来不及了。”

  刘海中看了看手上的腕表,再看看天色马上就要黑了。

  于是,告别了院里人,骑上自行车就跟阎埠贵一起去找李建东。

  而此刻。

  李建东家里,傻柱也已经回来了。

  只是这次他回来后,没有第一时间去厨房做饭,而是来到后院找到李建东,说道:

  “师父,你听说了吗?现在街道要求强制下乡劳动,每家每户只能留一个劳动力,幸好师娘带着寻复他们提前离开了。”

  其实,他还有其他话没说完。

  李建东的孩子们确实离开北城去了香江,不用担心下乡劳动的事情。

  但,他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猴魁跟何晓。

  一个养子,一个亲生儿子。

  傻柱作为街道办的主任,觉得自己肯定要以身作则。

  所以,他就打算先把猴魁安排出去,给院里的人做个榜样。

  刚才回家的时候,傻柱跟陈雪茹说过这件事情。

  陈雪茹的反应很激烈。

  她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离开,甚至怀疑傻柱是想趁这个机会,把他和猴魁分开。

  因为猴魁不是他的亲生儿子,这不是明摆着偏心吗?

  傻柱这次过来,是想让李建东帮他出出主意,或者去安慰一下陈雪茹。

  被陈雪茹一直误会,傻柱心里也不好受

  李建东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,所以闻言只是淡定的点了点头。

  “柱子,你说的事情,我已经了解过了,不过,这跟你家应该没关系吧?”

  “你家猴魁虽然年龄够了,但何晓的年龄还小,按照规定这两个孩子可以都留下吧,等何晓年龄大了以后,才需要安排一个离开?”

  傻柱苦笑说道:

  “师傅,按照常理确实是这样的,可我现在是街道主任,家里两个孩子,不安排出去一个以身作则的话,接下来的工作恐怕很难展开。”

  “不瞒您说,刚才我已经跟雪茹说过这件事情了,但是她不同意。师父,你看能不能帮我劝劝她?”

  李建东摇了摇头说道:

  “柱子,这件事情我可帮不到你,说实话,这次我站在陈雪茹那边,要是我的话,也不会让孩子们离开。”

  如果傻柱是像李建东家这样,孩子太多,必须安排几个离开也就罢了。

  可是像傻柱这样的,明明有条件让两个孩子都留下。只是因为自己是街道主任的身份,就要以身作则,这就有点没必要了。

  当然,这是李建东自己的想法,他并没有想要改变傻柱的意思。

  毕竟,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,既然在傻柱眼里,街道的工作比孩子更重要,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。

  傻柱听到这话,也是有些无助的叹了口气。

  在他眼里,李建东和陈雪如是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。

  至于何大清和他的孩子们,包括亲生儿子何晓也只能往后靠。

  如果是为了陈雪茹或者是李建东,他可以放弃街道的工作。

  但,如果是孩子跟工作比起来,傻柱眼里还是工作比较重要。

  眼下已经不是孩子和工作之间做选择的问题,而是陈雪茹因为这件事要跟他闹。

  傻柱为了安抚陈雪茹,也只能放弃让孩子们去下乡,就算因此工作难做他也认了。

  毕竟,陈雪茹是他最在乎的两个人之一,比工作可要重要得多了。

  “好吧,既然师父也赞同雪茹的想法,那我就听你们的。”

  傻柱的反应让李建东有些意外。

  就在这时,前院再次传来声音。

  刘海中和阎埠贵一起结伴走进来。

  看到傻柱也在,刘海中不由责怪道:“柱子,你这个街道主任是怎么当的?上山下乡这么大的事情,你为什么不提前通知我们一声?害得大家现在都没有准备,一个个心慌慌的。”

  傻柱无奈的说道:

  “二大爷,这件事你可不能怪我呀,我和你们一样,也是才刚知道的呀,顶多比你们提前知道一个小时而已,就算提前告诉你们,也没什么用啊。”

  李建东也在旁边说道:

  “老刘,这件事还真怪不到柱子,是因为上面领导发话,所以这件事情才重视起来的。

  其实,下乡劳动这种事最近几年一直在进行,咱们不也都没有在意过吗?”

  李建东说的都是事实。

  关于上山下乡,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,只不过之前都是靠街道宣传,甚至连动员都很少。

  现在因为上面重视了起来,所以下面才跟着重视了。

  刘海中叹口气,脸色一变,随即讨好道,

  “李厂长,您说的对,是我们没有注意到。不过,你看咱们院的人都不想让孩子们离开太远。大家在北城过得都好好的,好多孩子甚至都没有出过远门,突然让他们下乡跑那么远,谁家也不能放心呀您说是不是?”

  阎埠贵哼哼唧唧的说道:

  “是啊,老李,你也是当爹的,你肯定知道这种孩子出远门的感受,你担心孩子们在外面受苦,连秦淮茹都安排过去陪着他们,可我们这些人不行啊。”

  “我家里孩子这么多,就算离开一半留下一半,我只有一个老婆子,想陪也赔不起啊。”

  “老李,你可一定要帮帮我们,你让柱子想想办法,能不让孩子们离开,就别让他们离开,行吗?”

  李建东摊开手说道:

  “老阎,这我是真没办法,柱子的工作我们也要支持。”

  “据我所知,这次下乡可不分是谁,别说柱子只是一个街道主任。就算是区里的领导或者是市里的领导,他们也不敢在这种事上走后门。

  所以,老阎你还是不要再想了,好好准备让孩子们离开吧。”

  傻柱也紧跟着附和:

  “是啊,三大爷,别说在这件事上走后门了,我们这些负责人,都要带头安排孩子下乡了。”

  “刚才我家雪茹还因为这事,差点跟我打起来。我们都要以身作则呀。所以,三大爷您就别在这件事上难为我了。”

  “唉,难道这事就没有别的办法解决了吗?孩子们突然跑那么远,我们这些当家长的,怎么能放下心呀?”

  阎埠贵的眼眶有些湿润。

  抠门归抠门,但是对于孩子们,他也是真的放不下。

  刘海中见他哭哭唧唧,有些不耐烦的说道:“老阎,你能不能别哼哼唧唧的了,李厂长都已经说了,这件事情没有讨论的余地,你还在这里哼哼唧唧的干什么?是想逼着李厂长犯错误吗?”

  “我告诉你,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想法,最好早点打消,不然,就算李厂长不收拾你,我也不能允许你这么干。”

  刘海中虽然是个草包,但是当狗腿子确实足够了。

  不管是谁想要让李建东为难,刘海中都会替李建东挡在前面。

  见阎埠贵一副要哭了的样子,李建东心里也不是很好受。

  于是,他想了想,道,

  “老刘,老阎,孩子们下乡这种事,是绝对没有办法改变了。

  不过,你们如果早点配合的话,有柱子在,你们还可以选一个好一点的地方。

  只要让孩子们都抱团聚在一起,在外面也能互相有个照应,不会吃亏,你们说是不是?”

  李建东的话一出口。

  刘海中跟阎埠贵的眼睛就同时亮起来。

  这件事情他们还真没想过。

  如果真能这么操作的话,就算孩子们离开自己,也不那么担心。

  毕竟自己院里那么多适龄的孩子。

  十几个人一起下乡的话,足够互相关照了。

  李建东继续说道:“而且我建议你们选择吉辽,东旭在那边住了四年,在那边认识不少人。

  胡浩荡老家也是在那边,老刘,你儿媳妇家也是在那里,孩子们都一起去吉辽。

  不但可以互相关照,还可以找那边的大人来帮忙照顾一下,这样一来,不就放心多了吗?”

  阎埠贵拍着手说道:

  “对呀,我怎么就没想到呢?这细细捋下来,关系不少呢,有那么多人照顾孩子们,还怕啥呀?”

  刘海中听到这话也高兴起来。

  果然还是李建东有办法呀,不管是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。

  这下,他可以回去跟院里的人交代了。

  虽然,还是免不了让孩子们下乡,但起码大家都不用担心了,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,不是吗?

  “李厂长,还得是您呀,我就知道您肯定是有办法的,真是太谢谢您的建议了。”

  李建东对他们摆摆手。

  “都是一个院的,感谢的话就不用说了,叫我说,你们还是赶紧回去准备吧,可以提前给大家做做工作,看看大家都愿不愿意去吉辽,如果愿意的话,咱们再看看后面该怎么操作。”

  说完李建东又看向旁边的傻柱。

  “柱子,你那边怎么样?如果把咱们院的年轻人都安排去吉辽,你那边能做得了主吗?”

  傻柱点点头。“师傅,这个事我应该还是能做得了主的,不过咱们得尽快,万一吉辽的那些名额都被人抢光了,到时候我就不好安排了。”

  傻柱也是死脑筋。

  他明明可以把这些名额先留下来,等院里的人确定了以后,再把他们安排去吉辽。

  不过,傻柱这人本身就木讷,做事情也是一丝不苟。

  如果不是李建东发话,他未必会给院里的人走后门。

  刘海中和阎埠贵心满意足的离开了。

  两人回到四合院以后,就开始招呼院里的人集和。

  现在院子里都被家盖的房子挤满了。想要开一个全员大会都很困难。

  毕竟只,有中院那么一点点的小空间,根本就坐不了全院100多口人。

  于是刘海中和阎埠贵,只把20户人家中的家长叫到了一起。

  一起开了个全院小会。

  刘海中和阎埠贵坐在主持的位置上,由刘海中起身讲话。

  “那个,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,就一个事情,之前关于上山下乡的这事,大家应该都有耳闻了,我跟老阎这两个大爷呢,也为了大家的这个事情操碎了心,好在不负众望,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。”

  听到刘海中的话。住户们都兴奋起来。

  他们还以为自己的孩子不用下乡了。

  然而很快,刘海中就继续说道。

  “首先呢,我必须要告诉大家,这次的上山下乡没有人能避免,只要是符合条件的,就必须要下乡,别说是咱们街道,就算区里和市里,也没有人可以幸免。”

  住户们还没开心几秒,就听到刘海中又说了这么一句。

  顿时一个个的就闹了起来。

  “老刘,你这是什么意思?刚才还说带回来一个好消息,这也能算是好消息?”

  “是啊,我们还以为你有多大能耐呢,合着你就是耍我们的?”

  “既然没人能幸免,那你说的好消息是什么意思?”

  “老刘你真是太让我们失望了”

  见住户们都开始不满,刘海中赶紧解释起来。

  “各位先别着急,听我说,虽然上山下乡的事情没人能避免,但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去哪里呀,比如吉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当年咱们的李厂长曾经在那边工作过半年,咱们院的贾东旭,更是在那边工作过4年时间。还有我家光齐的媳妇儿周蓉,她的老家也是在吉辽那里,还有咱们院的胡浩荡胡主任,胡主任家也是吉辽的对吧?”

  胡浩荡,点了点头。

  他刚才还在想,刘海中为什么把他也叫过来?

  他跟叶小宁又没有孩子,根本不用关心上山下乡的事情,原来找他来是因为这件事情啊。

  “没错,我的老家就在吉辽,如果大家想要把孩子送去吉辽的话,我可以给家里写封信,让他们帮忙照顾一下,别的不敢说,在吉辽那边,少可以保证不让孩子们受欺负。”

  胡浩荡的家里,虽然没有什么大官。

  但他家人口数量多。

  而且吉辽那个地方,和别的地方不一样。

  只要家里人多,够团结,打架打得过别人,那基本是没什么人敢欺负的。

  “看来也只能这么样了,连老李都没有办法,咱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?”

  “是啊,连一大爷都说了,既然连大领导的孩子都逃不了。咱们这些普通人的孩子,就更别指望了,能自己选个好地方就算是不错的了。”

  “是啊,别的院还没有咱们这么好的条件,要我说,咱们就这么定下吧。”

  住户们叽叽喳喳,他们相信李建东

  这么多年来,李建东从来没有骗过他们。

  不过,还是有些人留了个小心眼儿,或者说他们是不死心,比如中院的贾张氏。

  贾张氏家里的棒梗,今年还在上高中,马上就要毕业了。

  不过,从小道消息里得知,今年的高中生恐怕是毕不了业了。

  包括那些大学生在内,都要中断学业,去下乡劳动。

  贾张氏现在还不能确定,棒梗会不会毕业?

  按照街道里的规定,如果适龄青年不去下乡的话,就算在城里户口,也不会给他们工位,甚至不会给他们粮食配额,那就成了妥妥的拖后腿的了。

  贾张氏虽然喜欢自己的孙子,但他更心疼自己。

  如果棒梗留在城里不能有工作,甚至不能有粮食配额的话。

  贾张氏也只能狠狠心让他离开。

  但如果能给他找个临时工作的话,就不一样了。

  这件事情对于别人来说是难事。

  但对于李建东来说就是小菜一碟。

  甚至不需要李建东,贾张氏的儿子,贾东旭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件事情。

  毕竟贾东旭,现在是能源厅的大领导,已经和李建东是同一个级别,手下也管理了不少的厂子。

  给自己儿子安排个工作,这算什么难事情吗?

  然而当贾张氏找到贾东旭,跟他说了这一件事后,贾东旭当时就表示不可能。

  “妈,你糊涂啊,我师父说的话,你难道没有听见吗。这次的上山下乡,连领导的孩子都要以身作则,你是不是觉得,我的工作太轻松了,想给我制造一点难度?”

  “如果棒梗不去下乡,你知道我要面对多大的压力吗?最关键的是,就算我不想让他下乡,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拦住呀。”

  贾东旭还是比较清醒的。

  虽然,他的级别和李建东是一样的,但他很清楚自己跟李建东之间,还是差距很大。

  李建东的人脉以及做事能力,是他远远比不上的。

  既然李建东都说这件事情没有回旋的余地,那么,他肯定就更不可能了。

  如果,他真的强行要给棒梗安排工作。

  到时候,棒梗的工作可能没安排下来,倒是他都要跟着被批评教育。

  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?

  可惜这种事情,贾张氏是根本想不到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p90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p90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