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有喜_大明:我才是皇太孙
笔趣阁 > 大明:我才是皇太孙 > 第213章 有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3章 有喜

  洪武二十八年就这么过去了,这一年对于朱允熥来说也确实发生了不少事情。

  个人的事情暂且不说,单纯就国政方面来说,基本上是平稳的,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在他的一些预期方向发展。

  朱允熥觉得成亲之后的生活好像变化不大,因为他现在需要忙的事情依然不少,朝政的事情牵扯着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。

  可是要说一点变化都没有也不现实,徐妙锦的存在让他不用多操心宫里的事情,她可以打理的非常不错。

  哪怕一开始有些束手束脚或者有些不太熟悉,但是慢慢的就快速的上手,可以让朱允熥更加的轻松。

  家里有个女主人,确实比起只有两个男子汉的时候要有生活气息太多,一些小事也根本轮不到朱允熥去操心了。

  “殿下,明天就该是继祖满月了。”看到朱允熥回来,徐妙锦笑着说道,“此前虽送了贺礼,只是殿下不亲自过去一趟也有些说不过去。”

  “是该去一趟,要不然实在不像话。”朱允熥就笑着问道,“我那表弟长的可好看?”

  徐妙锦斟酌一下才说道,“继祖出生之时臣妾倒是见到了,只是出生的孩儿都邹邹巴巴不算好看,徐钦出生那会儿更丑。”

  这也是家里有女主人的好处,常继祖是在正月初出生,朱允熥那时候比较忙也就没亲自过去,是徐妙锦代为出面。

  “允熥这孩子自诩懂得天下事,好多常事都不了解。”老朱背着手,摇头叹息说道,“这刚出生的孩儿都不好看,过两月就白白胖胖了。”

  朱允熥也不反驳,不过还是问道,“未来的开国公都出生了,祖父真的是一点表示都没有?”

  “没有,一点都没有!”老朱干净利落的说道,“你送了不少贺礼,其他人也送了,用不着咱再送了。”

  这好像也没什么问题,朱允熥已经送了不少贺礼了,理论上来说自然也就足够了。而且常继祖出生的当天,徐妙锦这个太孙妃就亲自登门,一连好几天都去探望,这个面子也是非常足。

  朱允熥也不勉强,笑着说道,“那信国公家的爵位怎么办?还是再等等?”

  老朱沉默片刻说道,“现在好多勋贵人家的都是在等着承继爵位,汤家的再等等。等你和妙锦有了孩子,再酌情准予继承。”

  汤和的情况有些特殊,老朱是比较在意他那个老弟兄,也没打算在汤家继承爵位的事情上多为难。

  不过其他的勋贵就难说了,虽然有些爵位还是世袭罔替,但是迟迟就是朝廷不允许继承,那就让那些世子爷们着急上火了。

  想想看汤和的五个儿子三个没了,好在长孙汤昱也算是在朱允熥跟前效力过一段时间,也是不少人眼里的太孙心腹。

  所以对于汤昱能够继承爵位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,信国公汤和和皇帝的关系太亲近了。再加上太孙对汤家也算照顾,自然也就一切顺其自然、水到渠成。

  看到徐妙锦想要离开,老朱自然也是更加的满意了,这个孙媳非常的有眼力、非常的机伶。

  一开始对宫里的事情不愿意伸手,看着也就是只打算接管东宫的事情。是老朱和朱允熥一再要求,徐妙锦才开始接手一些宫里的事情。

  但是所接手的内容,都是老朱和朱允熥交代的,没有提及的事情根本不会主动去做。而且只要老朱和朱允熥谈起一些政事,她就会主动的离开,从不言语不说,也不好奇。

  有人觉得这样可能是不够‘贤内助’,但是在老朱眼里,这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,后宫不得干政啊,半点苗头都不能有!

  不过这一次情况特殊,老朱就说道,“妙锦,你坐着听一下。朝堂之事你不可掺和,只是有些事情你该心里有数。”

  看到徐妙锦看向朱允熥征求意见,老朱自然是更加开心了,这才是他希望看到孙媳的样子。

  “今年我安排些勋贵世子去剿匪,好好的中原腹地成了匪盗聚集之地,实在不像话。”朱允熥就说道,“这些勋贵世子要是表现的不好,爵位就再等等。”

  此前就有奏报泰安州又匪盗,那里东接泰山,西接五道岭,绵亘深邃,逃亡者多聚其间,经常出山劫掠。

  “这一富贵了,好些人就忘了本。”老朱就对朱允熥说道,“文官贪腐、勋贵猖獗,你该整治就要整治。前些年咱杀的人多,吏治倒是要好了点,现在就该继续严一些!”

  对此朱允熥也不反对,老朱杀贪官的手段看着是让人心惊,可是如果不整治吏治,更多的百姓会遭殃,对朝廷的损失也更大,所以也没什么好仁慈的。

  最多也就是朱允熥不会株连太多,但是该出手的时候绝对要出手,对那些贪官污吏也没什么好同情了。

  老朱看着徐妙锦,认真说道,“你是天德的闺女,也该知道些事情。这些年咱不许勋贵轻易继承爵位,非大功不封爵。到时候势必有人来求情,到时候你万万不可帮着说情。”

  徐妙锦就赶紧回答说道,“皇祖父放心,孙臣心里有些分寸。若是其他事情还好,朝廷大事孙臣万万不敢多嘴。”

  “你们祖母在的时候,那会儿一些勋贵知道在咱这求情没用,就想着法子的去求你们祖母,她心善。”老朱就说道,“要咱说啊,当初就不该听她的,以至于现在爵位太多!”

  这马后炮说的很理直气壮,只不过朱允熥和徐妙锦默契的装聋作哑,这个话题他们可不敢参与,哪怕是附和都不行。

  不过老朱在控制、削减爵位的事情,这也算得上有目共睹了,这一点都不需要觉得意外,这些年只有废黜的爵位,没有什么新增的爵位。

  梅殷有些功劳,也有出身,但是身上没有爵位。有些开国公侯没了,他们的儿子眼巴巴的盼着,但是朝廷就是不准封爵,还在不断提高承继爵位的要求。

  不只是老朱的态度如此,朱允熥在这件事情上和老朱保持着高度的步调一致,也不会轻易的封爵。

  常森就没有爵位,只有朱允熥在不断的画大饼,而且他很有可能也会继续画下去。

  做这些事情也可以说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,朱允熥没打算大肆的诛杀功臣,可是他会严格的控制爵位的数量,免得勋贵集团的势力膨胀。

  老朱看向徐妙锦,继续问道,“你入宫之后,可还在留意肥料和犁具的事情?”

  徐妙锦规规矩矩的回答说道,“孙臣倒也留意着,皇庄那边也时常差人过去问问。只是孙臣近些时日有些懈怠了,只顾着宫里了。”

  老朱有多么重视农业,这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情。所以徐妙锦也非常清楚,哪怕她现在成为了皇太孙妃,也不该什么事情都不做。

  本职的工作自然也就是要照顾好朱允熥,要争取早点有个儿子传承血脉,这可以说是最为要紧的事情。可是想想老朱和朱允熥的性格,多做点事情绝对不是什么坏事情。

  工作狂老朱就说道,“你初入皇宫,现在事情也是千头万绪。过些时候留意些,眼看着就是要开春了,农耕的事情万万不可耽误了。”

  精力旺盛的老朱经常‘以己度人’,他觉得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,别人自然也应该做到。他能将时间安排好、能处理很多的事情,其他人只要不偷懒自然也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。

  这就是老朱朴素的认知,有些人做的事情不多,老朱不会觉得是能力的问题,而是态度不够端正,是千方百计的在偷懒!

  朱允熥就帮着说话道,“妙锦现在也忙,她到底不是在宫里长大,好多事情也不懂。她做事又有分寸,不像我做事没规矩。我想着能有一年时间将宫里事情给接手,那就算是她帮了我的大忙了。”

  老朱一想也觉得非常有道理,说道,“说来还是宫里没管事的人,到底还是乱了点。”

  皇宫实际上也没什么乱不乱的说法,总体来说还是平顺有序,唯独也就是权力交接和分配方面,这是稍微的有些乱。

  老朱和朱允熥没有过多过问的情况下,代理主管皇宫的郭宁妃也并不能让所有人福气。因为那是名不正言不顺,后宫无主的尴尬之处就在这里。

  对于徐妙锦来说,她现在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接管皇宫,她所需要的就是树立足够的威信,这些也都不是什么小事情,这是正事。

  朱允熥也说道,“她和我还有些不一样,我到底是太孙,又有祖父宠着。她这边要是不能早些让人敬服,以后的事情怕是越来越难管。”

  老朱就问道,“你的意思是咱的妃嫔多了?”

  朱允熥立刻否认,“那倒不是,而是宫里的人喜欢向上爬、最喜欢琢磨人心。其他的不说,单说这些个人常常逢高踩低的,这就够让人难受了。”

  老朱看着徐妙锦,就更加严肃了,“允熥的话你也听到了,在这宫里头心不狠的话就站不稳。你是当家媳妇,管不好这皇宫的事情,以后如何管好那些勋贵命妇!抓紧些,有些事情也只能靠你自己。”

  徐妙锦就回答说道,“孙臣明白。”

  老朱忽然说道,“妙锦若是想着要快点管事,咱想着也用不着那么麻烦。允熥啊,你该为你媳妇想想。你们若是有了子嗣,那就好说了。到时候咱抱着重孙,谁敢对妙锦不服气!”

  朱允熥一口血险些都要喷出来了,老朱先前是摧毁,然后就是一直在催生。很多的时候都搞不清楚老朱的各种想法,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,他都能转到催生上。

  徐妙锦脸红红的,这件事情她也是习以为常了,皇帝催生的频率确实很高。

  可是这件事情也没办法啊,有些事情可能还是要顺其自然,以及需要点运气。

  稍微聊了点事情,也就是吃完晚饭就准备休息了。

  徐妙锦脸色通红,小声说道,“殿下,臣妾的月事没来。”

  朱允熥愣了一下,随即有些激动,“可请了太医了?快啊,让人去叫人啊!”

  “臣妾不敢。”徐妙锦就说道,“现在算算日子,也就是晚了一两天。真要是叫了太医,皇祖父必然知晓,臣妾万万不敢让皇祖父空欢喜一场。”

  这个道理朱允熥也明白,以老朱现在想要抱重孙想到发狂的样子,真要是知道徐妙锦召了太医,那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了。

 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,说道,“这个事情还是不用多想,还是让太医来诊脉的好。就算是空欢喜也无碍,我们两个到底还年龄不大,不着急。”

  朱允熥随即对殿外喊道,“在外头不?”

  张福生立刻推门入殿,连忙跪下,“殿下,奴婢在呢。”

  “去传召太医。”朱允熥就直接说道,“也别说是什么事,多叫几个太医。”

  张福生吓了一大跳,不过随即隐约也能猜出来一些事情,立刻就匆匆的爬起来。

  偏殿这边的动静实际上不大,可是这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,老朱那边立刻就知道,这也是朱允熥先前不想搬到乾清宫的原因。

  老朱一副欢喜的样子,难得的第一次跑进偏殿,“你们这俩孩子,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和咱说一声!”

  “祖父,这还没多少动静呢。”朱允熥就忙不迭的说道,生怕徐妙锦有负担,“这才成婚两月,说不准的事情,岂能让您老人家多费心。”

  老朱不这么想,说道,“那也说不准,还是咱孙儿、孙媳有本事。”

  张福生也是个厉害的角色,事关皇太孙、太孙妃,他就不怕兴师动众,一口气叫来了十多位御医。而且这里头的,不少还是擅长儿科、妇科。

  战战兢兢的御医们看到皇帝和太孙一副如临大敌、严肃紧张的样子,更是心惊胆战,给徐妙锦诊脉的时候更是无比仔细。

  “说话啊!”老朱急了,看到御医们诊脉后小声议论,立刻吼道,“哑巴了?”

  一个御医跪下,大声说道,“启奏陛下,启奏太孙殿下,太孙妃殿下有喜了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p90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p90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